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1

曲师大学子指尖千年:安丘剪纸的新生回响

桑辰 09:51



泛黄的剪纸残片静静躺在展柜中,薄如蝉翼的纸片上,鱼虫花鸟仍带着金代的温度。当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队员指尖触碰到这些千年遗存时,安丘剪纸的传承故事便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徐徐铺展。

剪纸艺术在安丘的土地上已流淌千年。从旧时妇女用剪刀装点嫁妆、祈愿美满,到 “龙凤呈祥”“鸳鸯戏水” 成为代代相传的经典,这门手艺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命肌理。非遗传承人孙兰芳的铜剪开合间,折叠的红纸化作绽放的牡丹,她口中 “圆如秋月,尖如麦芒” 的口诀,正是安丘剪纸 “阴剪为主,阳剪为辅” 的技艺精髓 —— 粗犷中藏着细腻,朴拙里裹着巧思。

当传统遇见青春,古老技艺便焕发新的生机。实践队员发现少数民族刺绣与安丘剪纸的美学共鸣,将布依族 “蝴蝶妈妈” 图腾与剪纸团花交融,《蝶舞团圆》系列在交流展上惊艳亮相,让剪纸成为跨文化对话的使者。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千年技艺在文化碰撞中找到新的表达。

传承的种子需要土壤培育。在安丘职业中专的教室里,剪纸纳入校本课程的计划正在酝酿,每周一课的约定将让孩子们在剪刀与红纸的相遇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更有千万网友隔着屏幕跟随教学视频学习剪纸,抖音、B 站上 10 万 + 的播放量背后,是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好奇与热爱。

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 “古董”,而是流动在生活中的活态传承。当实践队与非遗保护中心签下长期合作协议,当校园非遗社团的筹备提上日程,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门手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自信在年轻心中的扎根生长。

铜剪起落间,剪出的是花鸟虫鱼,延续的是千年文脉。安丘剪纸的新生故事告诉我们:传统与现代从不相悖,当青春力量拥抱非遗传承,那些指尖跃动的艺术,终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值班审读:王丽济南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