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写作|长岛漫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13

文|夏龙河

我第一次去长岛,是被动的、茫然的,甚至有些不情愿。

那是二零一五年,我正在家写一部长篇小说,单位领导突然打电话,让我到烟台火车站等他,一起出差。领导当过兵,命令简短,从不说明具体情况。因为被迫打断了写作,我难免有些不高兴。

到了烟台站,与领导见面后,才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竟然是长岛。

说到长岛,我一时兴奋起来。我已经无数次从一名亲戚的口中听说过长岛。亲戚早年在长岛打鱼,天天吃鱼,“都吃够了”。那时候我就觉得长岛真是个神奇的地方,竟能让这亲戚吃够了海鲜。而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半条客人剩下的鲅鱼。

从蓬莱上船驶入大海,海鸥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海鸥绕着船翻飞觅食,游客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火腿肠、面包,喂食海鸥。欢呼声、尖叫声,随着无数海鸥的一次次俯冲盘旋而此起彼伏。

我们住的渔家乐靠近月亮湾,徒步七八分钟便可到达。渔家乐的一侧,便是月亮湾上方的小山。白天太晒,我们一般都是吃完晚饭后,到月亮湾溜达一会儿。有时候也爬山,一直爬到山顶的信号塔下,眺望大海;还沿着水泥路一直走到山的另一侧,看到一小片临时搭建的海参养殖基地。

毋庸讳言,长岛很美。

黄海渤海分界线,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是无限的,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奇迹,一直在验证着这个理论。

当然,还有九丈崖和神奇的鸟岛。

九丈崖之雄奇瑰丽,世所罕见。一处绵延几百米的巨崖,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侵蚀,石崖渐成了上凸下凹之势,壁面犬牙交错,石窟、石穴鳞次栉比,主崖旁边还有一处九叠石塔,由九层节理明显的石英岩堆成,久经海浪磨蚀雕凿,塔崖石纹清晰,层次分明,形态别致,与九丈崖组成一对“母子崖”。

九丈崖下,海水清澈如镜,水与石,崖与海,互相映照,将雄奇与温柔,坚硬与浪漫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美如梦境。

坐游船去鸟岛,近距离观察白色的鸟岛,看着头顶以及远处铺天盖地而来的海鸥,我更加深深地感受到了另类生命带给我的震撼。据说万鸟岛生活着包括海鸥、白腰雨燕、海鸬鹚、扁嘴海雀等几十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的海鸥有几十万只,因此,有部分岛屿都被鸟粪淋成了白色。

庙岛上的妈祖庙,建于北宋年间,是北方最早也是最为著名的妈祖庙,享有“北庭天妃”之誉,与福建湄洲祖庙并称为“南北祖庭”。

作为佐证,在九丈崖珍珠门东侧大西山脚下,有一处当地人称之为“平滩”的平地,此处属四千年前的东夷文化遗址。经北京大学与长岛博物馆两次挖掘,发现多处窑坑、灰坑和葬墓,并从中出土了青铜戈、石刀、石锤、骨锥、骨匙和大量红褐色、灰褐色面陶器及纹饰陶器。这些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游民季节性居住。

长岛,不止有天下独此一家的美景,在人文历史方面,显然也有更值得挖掘的地方。

那一次,我们在长岛住了一个多月。离开的时候,我仍然恋恋不舍。长岛的历史文化,海鲜还有美景,让我难以割舍。

离第一次去长岛,已经十年了。十年时光悄悄过去,那些景色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然而,当我随着“文化名家作家采风团”再次来到长岛的时候,发现长岛变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现代气息了。

那些曾经裸露着砂石的陡峭山坡,都变成了苍翠的绿色。草和各种灌木、野花、飞来飞去的小鸟,将昔日狰狞的山坡,变得生机盎然,恍若仙境。昔日的沙土路,也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长岛人已经从以捕鱼为主,养殖为辅的生活方式,变成了旅游为主,养殖为辅,捕鱼次之的更环保、更为舒适的生活方式。长岛的海也因而变得更加清澈,更加明亮。

还有美丽灯光秀、林海公园、有凄美故事的望夫礁、有在无数次海难中舍身救人的砣矶岛英雄。长岛,不止是海上仙岛,更是人文鼎盛,英雄辈出的壮美之岛。

长岛,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一直在前进,在变化。这前进有形有色,变化得让人惊喜,让人无限憧憬。

责任编辑:车向平

值班主编:李康宁

值班审读:李琳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