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ESG风险观察|理想i8撞重卡引争议,中国汽研、理想汽车致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09:5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 实习生 袁垚鑫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8月4日—8月10日,本周有1106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896家,信息量增加的有776家。

本期ESG敏感信息涉及合规经营、商业道德、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近期,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展示的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舆论风波;宁德时代报案称海辰高管侵犯商业秘密,汽车行业两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

7月29日晚,理想汽车(02015.HK)在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段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据界面新闻报道,视频显示,理想i8在100公里/小时正面对撞中表现稳定,而卡车四个车轮瞬间弹离地面,驾驶室与货箱断裂分离,整个驾驶室向前翻倒,视觉效果十分震撼。但因卡车在碰撞中的夸张表现,引发了巨大争议。后续因理想汽车官方发布视频中,卡车品牌标识最初未打码,被网友认出品牌后,大量网友前往乘龙卡车官方评论区留言,质疑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舆论进一步发酵。

7月31日,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出理想汽车该测试存在侵权行为,质疑测试场景真实性与合规性,并成立专项组调查,保留法律追责权利。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东风柳汽称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场景环境等,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不仅贬低其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

8月1日,乘龙卡车官微又发布《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表示“经我公司技术核查及专业评估,该视频相关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8月3日,作为碰撞测试执行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601965.SH,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发表声明回应:“该测试项目仅测试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中国汽研称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的需要,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理想汽车也于同日发表声明,解释测试旨在验证其“短前悬安全结构”安全可靠性,强调对东风柳汽无任何产品质量评价意图。理想汽车表示为确保新设计的安全可靠性,通过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对用户安全极为关键的对撞场景,科学验证并持续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

8月6日晚,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就此前备受关注的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发布联合声明。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分别向东风柳汽致歉,三方共同倡议汽车行业严守自律底线,杜绝不当竞争行为。理想汽车在声明中提到,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对相关内容的传播可能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无端陷入负面舆情,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损害,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让长期支持和使用东风柳汽产品的卡友及相关公众造成了误解,理想汽车表示诚挚的歉意。

理想i8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截图

中国汽研在声明中称,在本次测试中,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使用,测试本身并非,也不构成对其产品安全和质量性能的评价,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并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汽研对此表示抱歉。东风柳汽则在声明中表示,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重要的商用车和乘用车事业单元,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贡献力量。

宁德时代报案海辰高管侵犯商业秘密事件

近期,宁德时代(300750.SZ)因商业秘密纠纷向公安机关报案,指控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高管涉嫌侵犯其商业秘密。

据界面新闻消息,今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将海辰储能及其创始人吴祖钰等告上法庭,该案件计划于8月12日开庭审理。除海辰储能外,上述案件被告方还包括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天津安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诚博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吴祖钰及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此前均曾在宁德时代任职。

8月4日晚,海辰储能微信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称,网传的涉案“复合集流体技术”,经专业的第三方鉴定,该技术为公众所知悉,不具秘密性,因此并不构成“商业秘密”。“同时,我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该技术,相关的纠纷不会对我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该案件仍在调查中,我司将继续为冯先生及其家人提供支持与帮助,也相信法律最终会还其公道。”

海辰储能微信公众号严正声明截图

今年3月25日,海辰储能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目前正处于上市聆讯的关键时期。这两起案件可能会对其上市进程产生一定干扰。

据界面新闻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该事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法确定是否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相关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据澎湃新闻报道,海辰储能方面表示其技术并不构成商业秘密,该公司认为自身技术研发是基于自身研发团队和技术积累,不存在侵犯宁德时代商业秘密的情况。海辰储能还强调,公司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其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商业秘密对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该事件仍在调查中。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宁德时代就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当时,仲裁委裁决吴祖钰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类似碰撞测试争议、商业秘密纠纷等事件时有发生。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通过三方和解暂告一段落,为车企在产品测试和宣传方面敲响警钟;宁德时代报案海辰高管侵犯商业秘密事件仍在调查,行业各方需在竞争中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牟静萍

值班主编:邢振宇

值班审读:何涛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