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随笔|雨中遐思

随笔 08-13

文|朱培和

清晨5点,我悠悠转醒,望向窗外的小院。

细密的雨丝如银线穿梭,织就朦胧的薄雾之网,将天地温柔笼罩。雨珠落在大理石地板上,迸溅起的水花仿若天女散落的琼花,又似身着霓裳的舞姬足尖轻点,轻盈灵动,妙不可言。

廊架上的紫藤在雨幕中尽情舒展枝叶,每一片翠绿欲滴的叶子,都小心翼翼地托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微风拂过,水珠簌簌坠落,砸在红砖铺就的地面上,宛如细碎的珍珠,唱着欢快的歌谣,蹦跳着,洋溢着孩童般的天真烂漫,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雨中画卷。

经过雨水的洗礼,大地仿若换上崭新的盛夏美装,焕发着蓬勃朝气。

深吸一口气,湿润空气裹挟着泥土芬芳,沁人心脾。微风轻拂,雨腥之气萦绕周身,带来的凉爽惬意让人沉醉。

道路两旁的绿植愈发郁葱,它们挺直腰杆,铆足了劲儿,踮起脚尖,努力向上生长,向世人尽情展示着生命拔节的力量之美。

在我的情感世界里,雨占据着特殊位置。它是卓越的表演大师,在不同场景中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入夏前,曾有一段干旱酷热的日子。一场及时雨的降临,如神奇的魔法,让大地重新展露笑颜。得到滋润的万物,开始肆意生长。

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雨,就像一位美丽的使者,不仅装扮了大地,更为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前年,送儿子去大学报到,游览杭州西湖。

一个烟雨朦胧的午后,我们一同登上游船,缓缓驶向湖心。细密的雨丝编织成轻柔的帘幕,环绕着一层朦胧水雾,悄然无声地笼罩在湖面之上,宛如为西湖化上了一层精致淡雅的妆容,美得恰到好处。远处,雷峰塔的轮廓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似真似幻,令人浮想联翩。

雨,宛如神来之笔,不仅为西湖美景增添了韵味,更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成为一段难忘记忆。

二十五年前的一个秋雨夜,我乘坐大巴车从福建福鼎前往浙江苍南,穿越分水关。

那时的路况欠佳。晚上8点,我们一行三人坐在班车最后一排,车子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雨如倾盆之水,下个不停。黑暗中,那辆大巴车仿佛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时而坠入波谷,时而跃上浪尖。路边的树叶裹挟着雨水,不断拍打车窗,发出清脆的“啪啪”声,留下一道道蜿蜒的水痕。

雨与夜交织出的恐惧,驱散了所有困意,那惊心动魄的画面,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

我偏爱雨。它恰似幕后的艺术大师,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演绎着人类跌宕起伏的情绪。

绵绵雨丝勾起心底的思念,让思绪飘向远方;

小雨淅沥,浇散心头的烦闷,带来透彻的清醒;

雷雨交加,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平凡;

滂沱大雨洗涤尘世的喧嚣,净化人的心灵。

它又像技艺精湛的演员,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旦入戏,便能将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令人过目难忘。

自古以来,雨便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甫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赞颂春雨的善解人意;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雨抒发无尽哀愁;

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出闲适的夏日雨景;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尽显山雨初霁,山林的清幽之美;

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以雨寄情,烘托出离别的孤寂。

雨,已然成为华夏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雨,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文明的珍贵礼物。在时光的长河中,它与人类相互陪伴,有温柔相拥,也有激烈碰撞,共同演绎着永不落幕的传奇故事。

责任编辑:孔昕

值班主编:李康宁

值班审读:李琳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