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庄镇东靠沂河、西临黄武,因多数村落聚居在沂河西岸,故南北狭长;在这南北纵贯17.5公里、东西不足7公里的狭长地带里,百姓世代栽植的银杏树春天一片苍翠、夏日处处荫凉,到了秋天则满目金黄,再趁上宽广深长、微波荡漾的沂河水,要多美有多美!有当地的“土秀才”赞曰:武河弯弯、沂河长,成片的银杏叶儿黄;两河之间是房庄,到了房庄望一望,村村都是好风光!
“村村都是好风光”?这话要是放到一年前,大石头村的老百姓肯定是不赞同的;事实上,不仅大石头村的村民不赞同,大石头村的石书记还因为村庄环境脏乱差,很“荣幸”的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登上大会主席台“慷慨发言”的机会:
“由于我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措施不力、方法不当,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三堆、五堆迟迟没有清理彻底,拖了全镇的后腿;如今,大石头村北边紧邻的是两个省级美丽乡村,南边紧邻的是两个市级美丽乡村,大石头村成了全镇少有的落后村,作为村书记,我倍感羞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决心......”
其实,因某一项常规工作被动落后让村书记在全镇大会上检讨的情况并不多,而大石头村的石书记恰好又是一个让人觉得非常要面子的人;他40出头的年纪,一张刚毅的面容,配上一副孔武有力的身板,加上依稀几分退伍军人的影子,让人一见面就会觉得这是一位雷厉风行、不苟言笑的人。以至于当老石上台检讨的那一刻,一些“代入感”比较强的职工居然比老石更加的难堪,刚开始的片刻,会场里出现了一阵坐立不安的“嗡嗡声”;只有少部分了解内情的人,才相互露出了一丝不是“幸灾乐祸”却又非常容易让人意会的笑容。
从批评到诫勉谈话再到今天的大会检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老石不冤啊!而对于当事人老石来说,欣慰的是:最丢人的不是今天的检讨,最丢人的是“一错再错”、最终登台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开始要再往前推三周。
“我的命根子吆!”
“赔我的一万块钱呐!”
“我的命根子吆!”
“赔我的一万块钱呐!”
......
一大早,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棍的老太太,坐在镇党委办公楼门前的台阶上,只要见到人就在那重三叠四的吆喝。
经过询问,这位老太太是大石头村的、姓冯,据说是前几天村里把她门前的柴草垛给转走了,村里答应赔她一万块钱的,结果“说话不算数”;人家现在是来告状的。
接到消息飞快赶来的老石,听到“一万块”后,当时就气笑了。
“二婶子,是谁说要赔你一万块钱的?”
“不是你给我大儿子说的吗?那天,你们村里非得要清我家门口的柴禾,那些可是我的命根子吆!我都垛了快20年了。”
“二婶子啊,那是我大兄弟为了配合村里工作哄你玩的;你那个放了十几年的烂柴禾能值一万啊?你看咱们村大队部那几间破瓦房能值一万不?”
“反正,我不管!就得赔我钱!”
“咱村要是有钱,还用你那天因为一个柴禾垛骂这骂那、要死要活的?要不,我再给你转回来得了,反正都放在村头银杏林里呢。”
因为这件事受了批评的老石和村委一班人商议,现在村里各家房前屋后堆放十几年的柴草堆、石头堆还有门口堆放的一些破烂,其始作俑者大多是老年人,她们的思想观念非常顽固,工作非常难做!有人戏说,打败老顽固的只能靠“魔法”;通过集思广益,村里的一位“诸葛先生”给想了一个招。
很快,村子里的那些“墙根闲谈者”和“树下观光团”们纷纷议论:知道村西杨老太家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就得癌症死了吗?据说都是杨老太克的!
“谁说的?”
“怎么克的?”
“咱们村在镇上中学教书的,就刚退休了的那个,说什么‘财不进脏门’,还说‘门前破烂堆粪、屋后乱石成堆,一个伤儿,一个害孙。’
“听说这是‘古训’,还是人家当老师的懂得多;不过,人家也没说老杨家的事和这个有关啊?”
“嗨,村里说的!你看看那杨家门口有多脏、有多乱就知道了。”
“呦!那咱们得赶紧把家里家外的好好收拾收拾;不怕不信,就怕来真事儿。”
正当“魔法”在村里蔓延,眼看就要取得“巨大”成效的时候,有人打12345举报村里“宣扬封建迷信”;老石据理力争,虽然没有被扣上大帽子,但还是受到了诫勉谈话的处理。
领导教育他干工作要走阳关大道,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妖言惑众”。
老石的这个暴脾气啊!
真的是受不了了!
老石心里不服气:就这个“打扫卫生”的“小活”,就这些房前屋后停放了十几年、现在毫无用处的柴草堆,我就不信,还弄不了了?
拍照曝光!微信点名!
“都看看哈,这就是你家门口的样子,丢不丢人?”
“都自觉一点,各家清理各家的,不清理的,天天给你实名曝光!”
老石把各家门口脏乱的样子拍了下来,标注上各家户主的姓名后,发到了村组的微信群里;这个办法可谓是立竿见影!第二天就有三家联合到镇里要说法,说是“侵犯隐私权”!
基于此及之前种种,所以老石有了这次主席台发言的机会——大会检讨!
哈哈,很悲催是不是?
老石错了吗?可以肯定的是工作的结果不好!老石在村里的威望不高吗?可以肯定的是一人难趁百家意!这项工作很难吗?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贫穷落后且集体收入薄弱的村就是很难啊!
大石头村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如果宏观整个县域,你会发现她就像是一艘正在北向行驶的航空母舰,自北向南贯穿而入的沂河与沭河就像是起飞区和着舰区的标志线;在左停机区的边缘上侧卧着的这个小镇就是房庄镇,而位于两县搭界的大石头村已经到了房庄镇“黄金带”的外围。实际上,大石头村的街道保洁做的很好,几条主街的绿化也是有模有样,道路的硬化和亮化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更不用说了;但是,在房庄镇“一村一景、一路一观”的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要求下,尤其是在全省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和几条“网红路”的加持下,与周边村街相比,大石头村的现状确实是非常落后了。
在全面推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伊始,分管领导曾经告诉过老石,依据大石头村的实际情况,不要好高骛远,只要领悟透六个字就行了——“清清、刷刷、挡挡”;现在老石算是真的领悟透了其中一点:为什么说有条件的村街做“加法”,条件差的村街只能做“减法”?原来,仅仅是最基础的“清一清”就这么难啊!老石想起领导当时还有一段话:有些基层工作单靠党员带头示范,效果可能不尽人意;这个时候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尤其是像人居环境整治这样的工作,越是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越是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此刻,老石才真正意识到,之前的工作方法貌似高超强悍,其实都是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思想通了、症结找到了,新的办法也随之而来了: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路线之第一式——“送你一枝花”。
在之前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的基础上,重点排查普通群众房前屋后整洁的庭院,每家每户奖励一颗“欧月”栽植在门口;欧月生长茂盛、花期长、花色多,非常受群众欢迎,有些群众看见村里送花上门,当场就开始清理门口。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路线之第二式——“请你回娘家”。
大石头村在外工作的人员比较多,他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家,备受大家诟病的就是家门口的磕磕碰碰;甚至有些儿媳妇不愿意到婆婆家就是因为门口摆放的石头堆、乱柴堆要么碰了车要么伤了漆;针对以上情况,村里组织外嫁的闺女回村座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她们出面做老人或兄弟的工作。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路线之第三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人皆有向善向美之心,当你走在村子里的时候,看到人家门口整洁,没有乱石堆也没有积年的柴草垛,反之代替的是娇艳的鲜花或者是整齐工整的小菜园,那么这家人一定是村里的讲究人、有心人;人皆有望子成龙之盼,当你的儿子或孙子结束一天的劳作或者是放学归来后,你真的希望在门口迎接他们的是成堆的垃圾与破烂吗......”
“在满院鲜花里长大的孩子和垃圾破烂环绕中长大的孩子能一样吗?”
“一屋不扫,哪来的资格让儿女扫天下!”
老石专门请宣传办的同志写了一张宣传单,放学的时候,村委一班人守在大石头小学的门口挨个分发。
现在的老石是真的很注意细节了,他知道花费大价钱制作的奖章牌匾,有些群众并不乐意悬挂,不如一颗月季来的实惠;他知道有些事情,村里的和颜悦色乃至苦苦哀求不一定有效果,不如人家的“小棉袄”出面去说说;他知道“小手拉大手”的效果好,但是现在非教学相关的东西不能进校园,必须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树高千尺非一日之功,几个月之后,大石头村各家各户门前的杂草堆、乱石堆全部变成了娇艳多姿的小花园或者是葱翠整齐的小菜园;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街道,感受着全新的村风、民风,老石知道自己成功了!
年底总结的时候,老石获得了人生中第二次登上主席台发言的机会;前后两次登台,大家看得出来老石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只不过一贬一褒、一悲一喜,其中的滋味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只有老石这个当事人自己知道。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