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齐鲁好书榜(2025.06)|生活,有无限可能

书坊 08-13

每月月底或月初,本榜单从当月最新出版的文学艺术、历史传记、思想社科类图书中,参考图书网店的数据及专业书评媒体的评价,以人文性、思想性、趣味性为标准,筛选出十本好书,期待其中的某一册能够进入您的内心。

 【重点推荐】

《人类还有希望吗: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启蒙和教育》

徐贲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带来了深刻的“不安”。AI不仅可能取代人类的部分工作,还可能模仿人类。面对这场文明的深刻转型,我们应如何重新理解自身、重塑教育并思考智能与伦理的未来边界?

本书从“后康德”的视角出发,提出一种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启蒙路径。它不是复古的呼唤,也不是悲观的预言,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更新的尝试:在智能机器的“黑镜”作用下,重新发现并定义“人”的独特价值。

作者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与实践智慧谈起,展开对隐性知识、具身认知、情感教育、经典阅读、信仰与想象力、哲学好奇心、荒诞与愚蠢、游戏精神等主题的多维探讨。我们不仅要认清AI的优势,更要看清人类自身的弱点与潜能,尤其是那些机器难以模拟的智慧、美德、幽默、同情与判断力。

这本书既是一部思想和智能的启蒙手册,也是一份人类在技术时代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更新的行动指南。它勇敢地追问人类的未来,并坚持探寻希望的可能。

【优秀图书】

《桃花源没事儿》

马伯庸 著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小道士玄穹是天生穷命,只要一贪横财,必有天雷劈下。他啥钱也不敢挣,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这项工作钱少活又多,担责加背锅,因为桃花源里住的都是妖怪,鸡毛蒜皮,纷争不断。玄穹每天忙着为妖怪们排忧解难、调停劝和,勉力维持着桃花源的和睦局面。有一天,一个巨大的危机突然降临。这个穷酸小道士悲伤地发现这关乎所有居民的安危,还严重影响到了自己每月二两三钱的菲薄俸禄……本书是马伯庸“见微”系列的第三部作品:《长安的荔枝》以历史考据还原盛唐物流奇迹,《太白金星有点烦》用职场视角解构西游经典,《桃花源没事儿》则彻底跳出历史框架,构建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妖怪乌托邦”。《桃花源没事儿》的创作始于2013年,彼时马伯庸刚成为父亲,常带着襁褓中的儿子散步,这本书的写作花费了十余年时间,其中保留了他这些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

《牛奶狂潮:身体、科学与希望》

麦秀华 著

吕红丽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瓶装豆奶、英式奶茶、丝袜奶茶、配方奶粉……眼花缭乱的奶制品是如何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引发消费浪潮的?本书从多维度深入剖析了中国牛奶消费现象,作者以“牛奶狂潮”为切入点,结合历史与现实,通过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牛奶消费从“恐乳症”到“嗜乳症”的转变。书中阐述了中国古代牛奶的生产、消费与传统健康理念的关系,分析了近现代外国牛奶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及影响,如“牛奶公司”的成立、豆奶的发展等。同时,探讨了牛奶消费与社会阶层、文化、政策的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育儿观念等问题,旨在揭示牛奶消费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引发人们对饮食健康等问题的思考。

《河的第三条岸:罗萨短篇小说精选集》

[巴西]若昂·吉马良斯·罗萨 著

游雨频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若昂·吉马良斯·罗萨通晓20多门语言,同时受流行语和方言的影响,在写作中创造了许多新词和独特的语法。他不仅仅关注人的现实境遇,注重挖掘日常的奥秘,更对存在主义和人的本质问题有深刻洞察。本书从罗萨在写作巅峰时期出版的四本小说集中精选19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罗萨短篇小说的创作风貌。他的小说几乎都以巴西东北腹地为背景,那里遍布高山、河谷、深涧、沼泽、荒原,地形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永不上岸的父亲、堂吉诃德式的复仇老人、带有奇妙预言能力的小女孩、爬上棕榈树顶引发暴力革命的疯子、土匪兄弟、与野豹子融为一体的嗜血的人……小说人物既带着鲜明的腹地特色,其命运又充满魔幻和荒诞。

《美貌的神话:美的幻象如何束缚女性》

[英]娜奥米·沃尔夫 著

殷曼楟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本书主要讨论“美貌”与当代女性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思考对“美貌”的过度追求如何影响了女性的自我认知与生活方式。为什么护肤品越买越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却只多不少?为什么口红堆满了抽屉,却总是“恰好就缺这一支”?作者认为,广告、商业、舆论倾向等营造了一种关于美貌的理想形象,并且潜移默化地使女性认为,以某种方式努力符合这种形象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符合,似乎就有所偏差。这给女性造成了各种焦虑,被困在希望、自我意识和自我仇恨的无尽螺旋中,为了贴近没有必要且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完美之美”,在各种声音的引导下陷入枷锁之中。作者呼吁当代女性摆脱美貌神话,以更加具有自我意识的方式理解“美貌”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我不擅长的生活》

小红书 主编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4年,小红书发起了“身边写作大赛”,邀请普通创作者记录身边的故事,希望在视频与图像盛行的时代,为文字保有一席之地。本书收录了11篇普通创作者在小红书上记录的真实生活故事,小到喜怒哀乐,大到生死离别:有人讲述自己三十四岁做电话销售“烦别人”的故事,用幽默调侃生活中的撕裂与无奈;有人偶然开启了一份另类工作——为陌生人写悼词,写了四十多份悼词后发现,“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一位年近七十的写作者用14389个字回忆与老伴儿的过往,书写也是在整理内心的秩序;来自意大利的小伙儿在中国生活六年,经历着时代给予所有年轻人的挑战与思考……这些故事分享了不同的人寻找、感受世界的过程与生命体验,关于焦虑、失落、人生的虚无,还有爱、勇气与真实的联结。在迷茫和摇摆中寻找坚固的支点,在社会的理性系统中看见情感作用的空间,文字记录了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的多重可能性,以及理解的边界在头顶消融的时刻。

《穿衣自由?时尚背后的文化与抗争》

[美]韦罗妮克·海兰 著

任瑞洁 译

野spring|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时尚从业者,《ELLE》时尚专题总监韦罗妮克·海兰却以反叛之姿回望整个行业,质问穿衣自由的边界,重新审视时尚存在的意义。作者指出,穿衣自由从来不是个人品位的单纯表达,而是各种社会力量交锋的战场。从时尚产业的审美霸权,到社交媒体上的形象焦虑——每一个看似自主的穿衣决定背后,都隐藏着无形的社会规训机制。当商场橱窗挂着“做你自己”的标语同时推销最新季服装时,当内衣品牌打着“身体积极”的口号却依然只展示特定体型时,所谓的穿衣自由不过是被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无限的选择,而在于能够识别并抵抗这些隐形的操控。

《海洋明天的样子》

[英]海伦·斯凯尔斯 著

祝锦杰 译

张弛 审校

鹦鹉螺|中信出版集团

海洋是当之无愧的地球生命摇篮。在全面回顾了海洋的曲折变迁史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情况变得多么糟糕,海洋中的生命肯定会延续下去。进入人类世以后,地球发生了深刻的环境变化,海洋自然无法幸免。过去几十年,每隔十年,北极海冰的面积缩小13%,海洋中背景噪声的强度翻倍;包括洪水、干旱和热浪在内的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世界每年生产的近4亿吨塑料制品,其中绝大部分的归宿是海洋……人类活动带来的复杂影响远超从前海洋面临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援引。因此,海洋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现在的行动。本书将带我们进入鲸类、鲨鱼、企鹅、珊瑚等海洋动物的领域,这里有日益严峻的地球环境变化的缩影,也有人类为了改善气候变化、海洋变暖而做出的努力,以及许多微小但充满希望的积极变化迹象。

《长书当诉》

[英]戴安娜·阿西尔 著

曾嵘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戴安娜·阿西尔是英国知名文学编辑、作家,曾负责出版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最早的三部小说、V.S.奈保尔的十八部作品、简·里斯的全部作品以及约翰·厄普代克的大部分作品等。43岁时,她撰写了第一本回忆录《长书当诉》,该书首版于1962年。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原本无忧无虑、循规蹈矩的恣意人生,怎样在未婚夫参战后的变故中骤然落幕,以及在梦想崩塌、身份迷失的漫长挫败感与孤独中,她又是如何一寸寸将自己从泥沼中拔起,最终通过写作重建了自我,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我即是我,是广阔世界的一部分,不需要别的证明或理由。

《无线:查尔斯·斯特罗斯中短篇集》

[英]查尔斯·斯特罗斯 著

龙飞 译

科幻世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英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作家查尔斯·斯特罗斯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文字技巧和对科技未来的独特见解而著称,曾三次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其作品常融合科幻、奇幻和网络朋克元素,探讨人工智能、平行宇宙等主题,反映了他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推想。本书是查尔斯·斯特罗斯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游荡饲场》《MAXO信号》《在农场》《无线网络者》《雪球的机会》《躯体与紊乱》《复写本》等七篇作品,其中《复写本》曾获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奖。

责任编辑:曲鹏

值班主编:李康宁

值班审读:李琳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