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部队(退休)几年多了,但我还是称呼原来的同事为队友。他说:“我是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这个城市接纳了我,让我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要为这个城市作出贡献,为社会奉献出一份爱心。” 随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他也如约而至。
我的这个小队友,李飞,是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特巡警队员,40岁开外的年龄,正值人生的黄金阶段。正如他的年纪一样,他的感人事迹象金子一样,发出灿灿的光彩,也发出了李飞的光和热。
二十一年未间断,62900 ml的无偿献血,162个献血证,316次献血(血小板每月2次为一个采用量单位);被各级媒体报道86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57项次。数字的背影显现出李飞的人生信念、生活足迹。每一次数量的变化、殷红血液的流动,他把O型变成了一个个的♡符号,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并且这字节还在一直跳动,继续跳动……字节跳动出一曲歌谱,唱响着大爱奉献的高歌,把警徽擦拭的锃亮,点亮了警营生活和人生旅途。
2002年秋天,李飞上大学二年级,血站献血车进入到学校。团委、科系、社团等,组织了一些学生报名,李飞也报了名。作为学生,李飞要求上进,也希望在学业上、在社团活动里,有一些优秀的表现,当然也希望献出一份爱心、收获一些荣誉。
那时候李飞长得特别瘦,身高1米8的个头,体重也就是有110来斤,看上去像是营养不良的那种感觉。献血的时候,护士觉得李飞身体状况、生理指标等,暂时不适合献血。对李飞说,你的心意诚恳、热情很高,但你太瘦了,下次有机会再献吧。
看到身边其他同学献血成功了,还拿到了献血证,自己心愿未成,就觉得挺可惜,也算是个小遗憾。
2004年暑假李飞外出时,在路上看到流动献血车,因为暑假期间血站存量缺少,车上挂着临床急需用血的宣传横幅。那个时候,李飞心里一直想着献血这个事,就是想着把这个事情做成了,然后就上了献血车。验血合格后,第一次献血成行。
小时候感冒打屁股针太疼痛了,上高中时同学们体检见到抽血也是害怕,这些让李飞心理上也形成一种阴影。当将要抽血时,李飞也有一些恐惧感。但李飞想克服这些心理上的影响,就意然上了献血车,上了车还是挺紧张的。扎针抽血时,看到针、胳膊一碰针也是有点害怕。
第一次献血,也不知道献多少毫升、什么流程、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采血样检测合格,献了300ml。李飞拿到献血证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非常高兴。隔了两年之后,终于完成了这个向往的事,暑假还能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不能献血,李飞不信。他一定要补充一下营养,调整一下自己,只要有机会,肯定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学习。第一次献血成功后,让李飞有了信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平时没事的时候,李飞也会经常拿出献血证来看看。虽然是只有一本,心里很开心很高兴,感觉就是做了一件好事。特别是在看到那个红色的献血证,上面写着无私献血,道德高尚、中国好人……这些字的时候,李飞就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也坚定了他把无偿献血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获取信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李飞喜欢看学校里订的《济南日报》《济南时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等报刊,有时自己也买份报纸看。记得有一次刊登献血方面的报道,上面写着血液对于临床上挽救病患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到了暑假寒假,好多学生都返乡回家了,血液库存急剧下降,这个时候临床用血很紧张;还包括其他一些方方面面的分析。这些情形使得李飞对献血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李飞从大学生到加入警队的警察,每年参加两次献血,一献就是坚持十年下来。每间隔时间够6个月,就到红楼广场,泉城广场等地方无偿献血。
2014年一天,李飞执勤完后,拿出献血证来,看到上面写了一行字:成分血。成分血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抱着一个求知的心态,给血站打去电话。
成分血,就是血小板。是用在临床上的,比全血在一些方面具有的作用更大,由其是止血功能、凝血功能等。特别是对于治疗肿瘤,白血病和其他一些罕见疾病,血小板是很重要的。
周末,李飞就到了血液中心去献成分血,没献成。献血小板要求更高,正常人的血小板量,一般是100-350,低于这个标准范围是不能献的。李飞的血小板量是270,很符合标准,但是转氨酶指标不合格。后来又抽血检测,还是不合格。可能是肝脏代谢、受损这方面有问题,也或是值夜班加班疲劳没睡好觉、等其他的因素导致转氨酶升高。
李飞心里挺着急,一个是忧心没有献成,二个是担心身体有问题。隔了几天又去采了一次血样,转氨酶合格了,完成了献血小板心愿。哎呀!高兴的不得了。
从2014年的夏天开始了献血小板,到现在十一年的过程中,每次间隔14天,每个月献2次,没有出现过不合格的情况。
打开李飞手机的献血表格上,开始献全血一年2次;后为献血小板一个月2次,一年24次,连续献血从未间断。
到目前十年20次献全血、十一年132个月316次献血小板,二十一年的无偿献血过程,体现出李飞过人的毅力、自律、付出、担当……一旦要献血,几天的饮食一定是清淡的,不能吃油腻、高蛋白的食物;不能喝酒,还要注意锻炼身体。若是着凉感冒、或者细菌感染炎症发烧,导致白细胞上升,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献血。
李飞觉得原来献全血一年只能献2次,不过瘾,奉献爱心太小了,献血小板一年能献24次,起的作用更大。
李飞说:“血小板每二、三天几十个小时就能生成一次,多余的不献也就自然灭失了。献血对身体也没有害处,每次献血验指标,就和到医院体检一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一看是合格的。每次献血就等于你来一次体检,来一次血液检验。合格,那肯定身体是没问题的。”
通过这二十多年的献血,对李飞平时生活的自律,养成非常好的习惯。时时注意不能吃太油腻了,也不能太胖,围绕着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个是要做这件事情。越到快献的时候,心里就是越开心,盼着这件事情,献血证又多一本。
李飞老家在农村,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村里一个老大娘,是个孤寡老人,虽然李飞家庭也很困难,但母亲一直伺候了7-8年,把老大娘养老送终。李飞无偿献血的举动,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有一个外地来要饭的女人,瘦弱无力、衣不遮体的。母亲给她剪了头发洗了澡,拿出自己的衣服来给她换上,让她在家里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在家里困难的情况下,又给她七、八十块的钱。这些举动潜移默化、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李飞,
奶奶有一次住院做手术需要血液,医生说,现在挺紧的,得等着排队。的确,你今天报上用血需求计划,可能要等好几天。病情不能等,由于李飞的无偿献血,奶奶得以用血优先权。这一幕也让李飞看到了血液确实紧张、确实重要。
李飞说:“其实我的本意是不希望大家都来献血,都不用献血的话,没有病人大家都健康不更好嘛!医院里不需要血液就和不去药店买药一样,医保卡不用动,那是最好的了。”
“在公众号里,我今天献的血,明天就送到了山大二院、市立五院、传染病医院;还有章丘、平阴的等医院。这个过程中,我看到我的血液也供给了儿童医院的好多患儿。”
“看到这些信息我心里很难受,也不愿意听到这种情况,但医院临床上这种需要血液求助很多很多。有时候,特别是血液用到患儿身上去了,自己献出的血液能救助这些孩子,心里也是很高兴。所以就是通过这些事,还有几个节点吧,促使自己不断地把无偿献血坚持下来。”
开始献血时,李飞献全血一年2次,妻子也比较支持。但是后来献血小板很频繁,每个月固定的2次,妻子就不大愿意也不太支持了。有些心疼:“你平时工作那么累,再经常抽血,身体扛得住吗?”有顾虑也担心的对李飞说:“差不多就行了,你原来一年献2次全血,以后每年献5-6次血小板就可以了。”李飞就一边献血一边做妻儿的工作,多次耐心细致地具体解释,并把妻儿带到了血站。
观看了整个采血程序后,了解了人体血小板生成到消亡、再生成消亡的往复过程。李飞对娘俩说:“献血只不过是扎两针,就是稍微疼点,但是这帮助了别人,对身体也没有损害。”
血站医护人员也给李飞的妻儿介绍说,只要科学的献血,是无害健康的。献血能启动骨髓的再生、再造血功能,再造出一些新鲜的血液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妻子也是挺热心的一个人,不太愿意只是担心李飞因为献血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再就是对献血情况不大了解。观看献血过程、听了介绍后,妻子受到了感染,打消了顾虑,认可了李飞的献血举动,并且当时就想献一次血,同时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生命诚可贵,爱心价更高。李飞把爱的奉献,当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和吃饭、散步一样,成了一个习惯。他无偿献血,不图名不图利,只是默默地奉献着爱心。
李飞想的是,我献血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做了一件好事。说月行一善也行,日行一善也好,就是献血做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自然就会帮助了别人。
儿子5岁时,看到爸爸的胳膊上点点针孔痕迹,问到:“爸爸,这是怎么弄的?”李飞对儿子说:“这是特警有劲的力量,我又把这能量传送给了需要的人,助力别人站立飞翔。”不谙世事的孩子骄傲地说:“爸爸是超人!”
是的!刻写在李飞胳膊上的超人“符号”,早已形成的几何图形,构筑了他的毅力、自律、付出、担当的伟岸形象。也是他大爱无疆征途上每一个注脚、连线,铸就了一幅最美警察大大的♡图形符号。
成了学生的儿子,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我为有这样的警察爸爸感到无比骄傲!他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奉献和担当的意义。爸爸,你是我的榜样,我会努力像你一样,做一个勇敢又有爱心的人。”还显稚嫩的笔划,让人潸然泪目!
李飞说:“我不喜欢张扬,也不喜欢去炫耀;不图别人给我什么认可、给我多少荣誉称号。对我来说,献一次血我又增加了一本献血证,我的血液能够在病人、在患者的身体里流淌,能够让他们赶快地病愈康复了,赶快地出院,我也感到很高兴,也有成就感。”
2013年秋天,接到血站的紧急通知,济宁一名白血病患儿,急需O型血小板进行救治。救命要紧,刚下夜班睡下的李飞立刻起身奔赴了血站,献出了400 ml的血液,挽救了小孩的生命。当李飞知道了孩子情况后,长出了一口气,同时感到十分的欣慰。
李飞无偿献血的爱心举动,后来被所在单位的队友和领导发现。市局特警支队的领导、队友,与我都住在一个小区,有的还是同一个单元的邻居。说起李飞的情况,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为人处事,队友们都是称赞有加。原支队的老领导说:“李飞属于肯干扎实的人,工作上是让人放心的好同志。特警这项工作,值班备勤,还要出警,更担负着处置突发事件、反恐防暴等急难险重任务。昼夜的负重载荷,是高强度,对抗性,危险性的一项专业工作。他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超常的无偿献血举动,令人钦佩!我非常支持李飞的行动,队友们也很支持他的义行。他不图回报,不要荣誉,不怕社会上有些人的不理解、甚至冷讽热嘲非议。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把一个常人难以承受之重,硬是抗起了21年之多,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人不多。这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参与其中,社会文明就会有很大程度的进步。”
2015年7月,济南市公安局与血液中心联合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李飞在市局大院现场,向队友们展示了几十本献血证,讲述了自己的无偿献血过程。并讲解了这项公益善举,对社会和谐、家庭幸福,都有很大的作用;对献血者本人身体是有益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飞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带动了身边的同事、队友去共同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现场直观视觉形成的冲击推动作用,感染带动了队友们,看到李飞的爱心壮举,交口称赞:我们身边还有一个这样大爱无疆的献血达人,令人敬佩!当时就有500多名同志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爱心奉献的高歌,由每个独唱成为团队的合唱。一人献百次,不如百人献一次。在李飞的带动下,所在的天桥公安分局,每年都有70-80名公安民警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将造血干细胞样本捐献入库。
市公安局与省市血站,每年定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在李飞的影响下,局政治部、特警支队、轨道交通分局等单位的民警,都参与其中并已经形成了献血常态化。还有的与李飞交流沟通了解情况,踊跃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活动中去,爱心民警也受到了爱心奉献的奖励。爱的奉献和担当,在市公安系已统蔚然成风。有数名民警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有很多的队友及时献出血小板,救助了病者和患儿……
一次血液的输出,既是一轮爱心的奉献,又是一个警察的担当,也会一次心灵的净化,还有思想境界的升华。
“这么多年来,我坚持献血的收获并不是说我献了6万多毫升、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救助过多少人……我感到欣慰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无偿献血,打消了原来的顾虑;让其他单位的人员、身边的亲友同事,认可这个爱心,参与这项事业。”李飞感慨有加。“通过这项公益事业活动,把我们的“三观”观塑造的更加端正,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特别是我们公安干警,做好本职工作保一方社会平安的同时,又帮助别人为乐、实实在在地奉献了一个爱心。这对我们公安工作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把这种良好的素养、端正的态度,带到工作当中去,会更加积极、更加负责地去给辖区群众服务,奉献一片爱心。”
2017年,一个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孩,父亲去到血站抽自己血去救他儿子。当时,李飞和这个小孩的父亲在一个屋里献血。血站的工作人员说,他家里穷的的叮当响,献血是给他儿子的。李飞看到以后挺不得劲的,家庭条件不行,又是白血病患儿,透析血液跟不上,生命很危险存亡难料。然后李飞把身上带着的一共600多块钱全掏出来,给了这个艰难的父亲。血站医护人员、献血志愿者等,说身边有这样的人,很值得学习,也很受感动。
无偿献血的警官李飞,像这样的助人为乐、解人之难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他把无偿献出的血液温度,也传导带入进本职工作中去。
去年10月份一天接到警情,在火车站北广场建筑工地楼顶上,一个年轻人,因丢失了300元钱,回不了家想不开要跳楼。李飞到达现场后,与其拉家常说自己的经历,现场跟他聊了起来:“……你没有工作是暂时的,不要灰心,我大学毕业后也没找着工作,但后来经过拼搏努力,我考上了警察职业。弟弟你别想不开,这个300块钱我转给你,你自己装着拿好了,咱别这个样,以后找个工作好好地生活。”李飞当时给其转送过去了300元钱。说话间,卷起自己的袖子给他看前一天抽血的针眼:“你看,我昨天还去献血,想着能救助别人。你的生命也很珍贵,不要轻易放弃。”这人怔怔地看着李飞的手臂,终于退了回去。又一番推心置腹的拉呱,让其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挺高兴离去了。
在南村派出所时,辖区有个小伙子有些抑郁症的表现,不愿意与人交流、回避社会。也不出去工作,跑出去住在旅馆里,他的母亲到派出所找到李飞请求帮助。这样的情况已经超出了工作职责范围,但李飞依然热心地解群众之困、分群众之忧。李飞几经辗转,查找到了其住在的旅馆,与他促膝长谈,你是一个父亲,两个孩子还小,你跑出去,你的担当在哪里、你要对家庭负责任才行……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后劝说小伙子回了家。
后来李飞还经常询问他的情况,其母亲说:“挺好得了,在热电厂给他找了一个工作,还是你给他做工作才把他叫回了家。非常感谢李警官!”
工作变动到分局特巡警大队后,这个母亲还是有事就找李飞,问个这事情、咨询个那问题。她对李飞说:“你既有爱心、又有热心,我把你当成了一个依靠了,你是我们群众真正的最美警察……”
从贫困的农村走出来的李飞,通过奋发和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他意志坚定又进取,后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济南市公安局。
李飞说:“爷爷早年(上世纪50年代)干农活着急被雨水凉着了,得了个急病,没吃上奶奶做的面条就去世了,我爸爸都不知道我爷爷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家挺穷,老一辈没积累什么家底。我考大学时成绩可以,但因为没有考取理想学校,高中毕业后为了缓解家庭困难,就独自去了北京、广州两地打零工两年多,攒了一万多块钱学费。又于2001年春节后回当地平度高中复习了三个月,通过夏季全国统一高考考取了全日制大学。大学期间学习优秀,当了班长,曾荣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和国家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李飞应聘了一个单位,当时工资只有1600元。租住在天桥区后陈家楼一个平房里,夏天热得把房顶晒透了,中暑打吊瓶,冬天用塑料布把房子钉住挡风御寒。即使那样艰苦的生活岁月,汶川大地震时,他把攒了三个月的2000元工资,自己不舍得花捐助了灾区。
那时候,李飞一边白天工作,一边晚上学习到深夜。终于在2008年4月以全市第一名成绩,考上济南市公安局。
怀揣着当警察保一方平安、服务大众的梦想,李飞从几千名考生中胜出,实现了个人的愿望,后又当选为《最美基层民警》。写书法一手的好字,绘画的图表也是栩栩如生,他绘写的字画让人赏心悦目。他用最美的书画,书写出最美的心灵,绘写出最美的人生。他把“人民公安”字体浓墨放大,把“警察POLICE”字样重彩大写。
62900 ml的无偿献血,丈量他爱心的脚步,一张张献血证书和褒扬的奖章,在叙说他奉献的佳话。他流动的血液,唱响着大爱无疆和社会文明的曲谱高歌。看这些奖项证书,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他1.8米的个头,拉高到了1.9米,再穿上警服,又威又飒。辖区的年轻人则也亲切地称呼他:飞哥!冥冥中,孺子牛也说: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仑苏!
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国家卫计委、红十字会、军委后勤保障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
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明网、中央政法网、齐鲁网、大众网,《人民公安报》《山东警察》《齐鲁晚报》《济南日报》《雷锋杂志》山东卫视《齐鲁先锋》党建栏目及济南电视台《警方视线》《时代风采》《济南好人》《榜样》济南广播电台和《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均专题报道其先进事迹,在社会产生热烈反响,展现了新时代泉城优秀党员民警实干、奉献、担当的好形象。
6月5日,第22个“6·14”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济南电视台举行了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故事分享会,李飞被聘为“热血续航”无偿献血宣讲团宣讲员。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执著的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人——一个中国好人!感动中国!也感动了我!无偿献血的李飞、队友、爱心志愿者,汇成这跳动的字节海洋,一如既往的字节跳动。和他在一起时相形见绌,我尽全力把爬格码字用到极致,来致敬李飞及队友的大爱和奉献,来助力这字节跳动。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奔跑吧,兄弟!
李飞像他名字一样,用他大爱无疆的翅膀,在不断地飞翔。他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事业对待,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秉承“心中想着人民群众,才能当好人民警察”的信念,用鲜血和汗水诠释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灵魂!
一个个O型的积蓄相加,变为无数个的♡相乘输出。62900 ml,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10倍之多。62900 ml,流淌出一曲动听的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他把爱的动能传导,把爱的芬芳撒向四面,把爱的热量传向八方。他涌动的血液,像警灯的闪烁,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映红了一张张的献血证,映红了警旗,让藏蓝之光别样红。
致敬—我的队友!
2025年8月7日
电话:18553181303(微信同号)
通信地址:济南市高新区凤凰国际北区1-3-901
张静河(静静的顿河):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众日报》特约通讯员、《齐鲁晚报》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警察》《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等报刊杂志,获征文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