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2

口述历史|高毅:忆省中医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关键决策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8-05 8.6万

202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七十年间,这家医院从襁褓中蹒跚起步,如今已成长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崭露头角的综合性中医院。在医院发展的漫长征程中,无数职工的辛勤付出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为全面展现医院70年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山东省中医院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开展了建院七十周年口述历史系列专访。本期,我们邀请到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附属医院原党委书记高毅教授,聆听他讲述医院发展史上的关键决策时刻。


破釜沉舟,拿下老校区开启发展新篇章

高毅担任过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等重要职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2005年关于是否迁至山东中医药大学老校区的决策,成为了他终生难忘的重要时刻。

当时,山东中医药大学整体搬迁长清,留下了位于市区的老校区。而彼时的山东省中医院老院区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瓶颈:院区面积仅有50亩,最新的建筑还是90年代的,条件已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高毅回忆道。但为了医院的长远发展,党委下定决心,统一思想。他深知,如此重大的决策仅靠党委决定是不够的,必须经过职代会的讨论通过。于是,医院开始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向职工代表们阐述接收校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令高毅感动的是,广大职工展现出了极高的觉悟、宽广的眼界、宏大的格局与博大的胸怀。最终,职代会通过了接收校区的决策,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院区定位,优势互补促发展

高毅表示,如何利用好这块土地,十分关键。

“两个院区是一个医院的两个部分,它们可以各自突出自己的特色优势,然后实现优势互补。”高毅解释道。由于两个院区距离不远,这为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于这一思路,医院对东西两院进行了精准定位:东院区以凸显现代技术为主。医院将手术科室、大型设备,如CT、磁共振等全部安置在此,着力打造现代化的中医诊疗中心。西院区则凸显传统中医药特色。在后期的建设及科室设置中,都充分突出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这种双院区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还采用一套管理班子、一套财务的管理模式,避免了增加办院成本,充分体现了医院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上下同欲者胜,省中医明天更辉煌

回顾省中医70年的发展历程,高毅感慨万千:“医院从一个襁褓中跌跌撞撞的婴儿,如今已成长为一个健康强壮的‘人’,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院。”

如今,新一届党委以党建促进事业发展,以党建引领医院建设,全院上下形成了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高毅引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表达了对医院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高毅表示,在全体省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必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创造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这段关于医院发展关键决策的历史,不仅是省中医七十年辉煌历程的一个缩影,更展现了一代省中医人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省中医人在中医药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焦守广

值班主编:李飞

值班审读:何涛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