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康复服务行,专业惠民生

山二医明天计划 07-17

康复服务行,专业惠民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赴安丘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7月15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明天计划”志愿服务队联合中国康复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前往安丘市人民医院、爱伦特殊教育学校等残联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康复服务行,专业惠民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专家义诊送健康 技术培训促提升

在安丘市人民医院,双方首先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技术提升等展开深入探讨,为院校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注入新的动能。随后,实践团队在康复大厅外为附近居民和住院患者提供义诊与康复咨询服务。参加义诊咨询的有暑假归来有肌骨问题的大学生,长期加班导致腰痛的年轻人,多发性骨折术后、肩袖损伤、脊髓损伤及脑卒中等的中老年人,义诊专家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诊疗经验,通过细致的问诊、检查和康复评定,结合超声等技术进行精准诊断,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技巧及注意事项,并进行居家和病房内康复指导,与当地医务人员就咨询者的功能和康复情况进行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义诊结束后,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浩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神经调控的rPMS技术改善肌痉挛》的专题讲座,结合个人研究讲述了rPMS技术的生理效应、作用机制及治疗肌痉挛的临床应用进展,为当地医护人员带来前沿康复知识和先进理念,促进临床能力的提升。


特教帮扶暖童心 技能培育助成长

在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医学院作业治疗专业教师段丹博士面向学校教师和家长开展康复知识宣讲,内容涵盖特殊儿童康复的关键期、常见训练误区、学校与家庭协同康复教育的要点等,帮助学校教师将专业康复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提升学校康复教育课程的专业性。服务队成员深入康复训练室、辅助性就业室及儿童生活区域,与学校工作人员围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生活照料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为特殊儿童进行了详细的康复评估,并为家长提供了实用的家庭康复指导与科学知识科普,有效促进了科学康复观念的普及。在训练室,师生们通过电脑辅助认知训练、钱币识别、系扣子练习、一起制作风筝艺术品等活动,帮助特殊儿童提升生活技能。

医校同心暖厚谊,感谢认可促前行

活动结束后,安丘市人民医院与爱伦特殊教育学校相继呈递感谢信函,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最深厚的情谊。字里行间,既有对专家团队精湛医术的由衷赞叹,亦饱含对学生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深切感动。一纸素笺,胜过千言万语的褒奖,这份认可,承载着基层群众最真挚的心声。这份无言的感动,必将化作学院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健康中国的征程上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此次"三下乡"活动,康复医学院师生们以专业之能践行医者仁心,用科技之力赋能基层医疗。从精准诊疗到康复指导,从特教帮扶到技能培训,每一项服务都凝聚着对基层群众的深情厚谊,每一次互动都彰显着新时代医者的使命担当。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下沉,更是大爱精神的传递。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模式,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专业服务社会,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让康复医学的温暖之光照亮更多患者的健康之路。

心得体会

作为爱伦特殊教育学校小分队的志愿者,我们在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康复评估时,孩子们努力配合的样子让人动容;家庭指导中,家长们的急切与感激深深触动了我。科普宣讲时,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是最好的回应,而手工制作风筝环节更是温暖——看着他们用稚嫩的手粘贴出五彩斑斓的图案,仿佛也放飞了对未来的期待。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微小的陪伴与帮助,能为特殊儿童和家庭带去大大的力量。

--2023级运动康复班 刘静怡

安丘爱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孩子们正专注地贴着潍坊风筝骨架,细心描绘着葫芦上的花纹;有几个孩子在认真辨认钱币,也有在一笔一划写着汉字,掰着手指算数学题。风筝也许飞不高,葫芦线条歪了,算术要试好几次——但他们眼中没有沮丧,只有全神贯注的投入。握着笔的手,写下的汉字,一遍遍的尝试,都是对生活最郑重的拥抱。

看着他们一遍遍努力的样子,我突然懂了:重要的不是把事情做得多完美,而是他们用尽全力生活的样子。这些小小的坚持,才是生命最真实的闪光。

--2023级康复物理治疗班 李新玲

参加此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专业康复服务对基层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我们通过科普宣讲和家庭指导,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帮扶。看到家长和教师们认真聆听的眼神,以及孩子们在互动中展现的笑容,我感受到“高校-残联-机构”协作模式的力量。这次经历,让我懂得用所学服务社会,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专业与爱,我愿继续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微光,也盼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共筑温暖康复路。

--2023级康复物理治疗班 孙怡颖

爱伦特教之行,点亮的不只是星星。走进安丘市爱伦特殊教育学校,一个需要更多耐心与光亮的世界。在个训室,我们陪孩子们进行认知训练,反复识别钱币、练习系扣子。最难忘一起制作风筝,孩子们纯真的投入令我动容。参与课堂,真切感受到“分班施教”的温度——为每个独特孩子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康复训练不仅是技能引导,更是用耐心靠近颗颗需要理解的心。短短一日,他们点亮了我心中关于责任与爱的心灯。

--2024级康复治疗学3班 李澄

爱心义诊中,每一份关怀都化作驱散病痛的暖阳。上午,志愿服务队早早抵达安丘市人民医院,专家们携超声等设备坐诊,耐心为就诊者排忧解难,及时提出健康建议,解答疑问,拨开人们心中的迷雾。他们还手把手教病人康复,按摩肩颈、腰腹,辅助练习走路平衡,同时温和倾听老人诉说,陪其唠家常进行心理疏导。刘浩教授通过讲座分享有效康复方法,让康复化作温暖的手,牵起迷茫与希望,助更多人书写“重生”故事。

--2024级运动康复班 时钰淇





















壹点号 山二医明天计划

值班审读:张海峰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