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团委与烟台市只楚街道泰颐社区成功签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团委书记时晓勇、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李克臻,只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万佳秀、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妍斐,街道党政办公室代表王春祥、街道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代表陈小寒、泰颐社区支部书记周弘媛等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协同育人的重要时刻。
此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鲁东大学交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这一平台,旨在让大学生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实现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签约授牌仪式结束后,双方围绕“童心智慧·共绘未来”主题,精心策划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活动。恰逢父亲节,活动特别邀请了烟台市新海阳小学专业教师、第二届山东省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获得者王叶玉老师,带领社区内的孩子们以“英雄的父亲”为主题进行图画创作。活动现场,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心中父亲的形象,有的描绘父亲工作时的专注,有的展现与父亲共度的温馨瞬间,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画作,不仅传递着对父亲的敬爱与感恩,也为父亲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团委书记时晓勇表示,未来将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领域与泰颐社区展开深度合作,助力社区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鲁大力量。
泰颐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弘媛表示,社区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助力其在基层成长。同时,希望借助高校资源,丰富社区文化,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社区治理,让合作成果惠及居民,共建美好社区。
此次校地共建及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也为社区青少年成长带来积极影响,是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对于推动区域教育发展、文化建设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时晓勇 刘颖)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