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青未了丨棋道

壹粉22659857 08-04



后排左起:戴光杰、崔芳琴、王立鹤、迟锡三。前排左起:张循进、邵次明。


棋道

——纪念山东省第一位象棋大师戴光杰先生

 

 

中国象棋,是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它不仅是棋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8年6月7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度市古岘镇前朱毛村的戴光杰先生,1956年代表青岛市体委参加了北京首次举办的“全国象棋锦标赛”,成为首位参加全国棋赛的山东代表。1986年2月,他被国家体委授予“象棋大师”称号。同年7月15日,《大众日报》刊登专访《甘作人梯扶新秀——访象棋大师戴光杰》。戴大师作为山东象棋界元老,棋艺高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谦虚、平易近人。他不仅是青岛的骄傲,更为山东省棋坛树立起第一座丰碑!(注:因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戴”被改写为“代”,本文统一使用“戴”。)


楚汉纵横情未了

 

双七鹤飞,楚汉纵横情未了;

一生棋乐,将帅缱绻意相随。

本世纪初正月的一个阴冷下午,在“即墨故城”遗址地的古岘镇前朱毛村老年活动室,一圈村民围着棋局,有的聚精会神,有的相互打趣。戴老花镜的代云霞刚下完一局,一位村民打趣道:“云霞,你和光杰大师关系这么好,今晚‘送盘缠’也不去和他作个伴,送送他?”瞬间,满屋哄堂大笑。略显消瘦的代云霞脸上抽搐了一下,露出一丝哀伤,叹了口气。顿时,屋内鸦雀无声,悲伤驱散了所有笑声。一身灰衣、脚穿开口老布鞋的代云霞,颇有夫子风范。他放下棋子,喃喃自语:“嗨,这是说的什么话、什么话……”便独自走出门去,寒风让他打了个寒颤。

我和代云霞同辈,但他年长许多。我们常在此对弈。他清瘦的仪表带点孔乙己的影子,下棋时嘴里常喋喋不休。在这间活动室,我曾与光杰爷爷对弈多次,记不清具体次数了。没事我就跑来找棋友下棋,遇上他更兴奋——下棋找高手嘛。起初我常轮不上,人小棋弱。他通常让我双马或开局先走六步,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历历在目。这里的常客有青岛下放知青李茂全、代美桐、代兴彦、代丕宝,还有戴光杰的徒弟代丕青——他随大师参加过几次市级比赛,可惜未获佳绩,棋艺与代云雷、代祥臻以及光杰爷爷的三儿子代明占相当。噢,还有我未来的岳父。有人玩笑说我“下棋赢了个媳妇”,我常去他家下棋倒是真的,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都曾受戴大师指点。每下完一盘,他便分析哪步走错,应如何应对。许多外地棋友慕名来访,他总是“东来的让杆車,西来的让匹马”——意指平度东面莱西、莱阳乃至烟台地区的棋友,他基本让“一杆車”;而平度以西昌潍地区来的棋友,因棋艺较好,故让“一匹马”。这有其道理:旧时平度属昌潍地区,戴大师的老师、“山东棋圣”邵次明便是潍坊人(后文详述)。戴大师倾心指教,总让来访者尽兴而归,在胶东威望极高!惜一代大师已于2005年1月29日仙逝,享年七十七岁,至今正二十周年。棋友们再也无缘得其指点了。

“送盘缠”这天始终阴沉,令人黯然神伤。太阳深裹乌云,欲哭无泪。这个迟来的春天冷得出奇。天色渐暗,众人散去,料峭春风令出门者浑身一颤。代云霞回到家,一头躺倒炕上,有气无力地对儿子代玉前说:“孩子,你去给你光杰老爷爷送盘缠吧,我不舒服,多拿些纸钱哈。”本地风俗,人逝后次日天未亮火化,下午城外坟地送葬,晚上举行“送盘缠”仪式。我们村建在即墨故城遗址上,坟地在“东城”墙外小沽河西岸,村民称之为“东荒”。代玉前归家,看门狗朝正屋狂吠不止,他甚感诧异。连喊两声“爹”,无人应答。进屋到床前一看,代云霞已直挺挺咽了气。村民一句玩笑竟一语成谶,代云霞真与好友戴光杰一同驾鹤西去。有诗为证:

棋枰留恋梦追寻,岁月无常摆到今。

情带盘缠乘鹤去,天堂对弈伴知音。

 

修才修德更修身

 

小棋狂妄,养路养家不养艺;

大道宽长,修才修德更修身。

有位医生张克强,是我村女婿。某年来村做客,对音乐教师代成名说:“平度高平路上有个养路工荆某某(后称‘荆棋友’),黑龙江人,棋不错但人太狂妄。60年代公路是砂石路,需人工维护。下棋谁输他,必遭‘西北风刮蒺藜——连讽带刺’,还吐唾沫。我赢不了他,只能请戴光杰大师去杀杀他威风。”代成名说小事一桩,由他出面。张克强与青岛下放知青王玉林是连襟。另一位知青、地方象棋大师单振东在平度时,正是通过王玉林找到其昔日青岛比赛裁判长戴光杰的。

戴光杰身材不高,常着中山装,双目炯炯有神,标志性的微笑透着和蔼慈祥。在代成名陪同下,他来到张克强家(当时张在平度王家站诊所上班并居住,该村现属同和街道办事处,张后调城关医院)。荆棋友(荆家疃村人)应邀而来。张克强相互介绍后,约上午十点多,两人坐下对弈,屋内已围满观众。光杰爷爷与荆棋友稍作寒暄,便请对方执红先行。(象棋开局有俗语“红先黑后,输了不臭”,源于楚汉战争的文化背景……)

荆棋友客气,首盘以“仙人指路”开局。此招投石问路,可为出马开路,亦试探对方棋路,刚柔相济,变幻莫测。光杰爷爷应以炮2平3(卒底炮),平地惊雷,堪称最凶悍应对。飞象、左中炮、对兵局、过宫炮、起马等也常见,最有趣者如卒3进1弃卒抢三先,俗称“瞎眼狗”。光杰爷爷为给这位“高手”下马威,三下五除二速胜首局。第二盘,光杰爷爷让输者先行。荆棋友不再客气,直接架起“当头炮”。此乃主流布局,直指黑方中卒,刚劲直爽,“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对方多应以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亦有进炮保卒或补士象等冷门应法。中炮应法繁多……我初学象棋亦自此二招始。

荆棋友开局凶猛,后劲却显松软,渐露护帅之疲,进攻乏力,第二局很快认输。第三盘开战前,张克强妻子说:“下完这盘吃午饭,下午再续。”光杰爷爷为给对方留颜面,特意走和一局。荆棋友面有难色,众人留饭,他只道声“下午再来”便起身离去。

象棋由棋盘与棋子组成,棋盘被河界分为楚河汉界。音乐凭七个音符可谱万千乐章。象棋三十二子,更是千变万化,魅力无穷。棋道博大精深,虽曰小道,可通天地,呈人生之大境。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为之痴迷者众,高手常隐于民间。诗曰:

对垒棋枰局局新,用兵布阵假中真。

运筹步步惊天地,炮火时时动鬼神。

饭后,荆棋友骑自行车返回。下午观者更多,战场遂移至门外大街。据说该村象棋爱好者基本到齐,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白杨树上,一对喜鹊立于巢旁枝头“喳喳”鸣叫,似迎贵客;当年已被平反、错列“四害”的麻雀,也成群结队飞落老槐树上看热闹。

因上午三盘皆荆棋友先行,下午他请戴光杰执红。爷爷稍作推辞后,首着即走车一进一(中国象棋“铁滑车”走法)。此招先弃一马争一先,现实中罕有人用。水平相当者,开局失子极为被动。民间有云:“三步不动车,局势难得先。”光杰爷爷首着动车,开局即弃马,不计一时得失,令围观者惊呼。黑方炮8进7吃马后,红方炮二平五。荆棋友洋洋得意走马8进7,接着红车一平二、黑炮8平9、红车二退一、黑炮9退1……下棋如用兵,贵在神速。荆棋友虽开局得马,却绝非白吃。面对红方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他能赢吗?结果可想而知——大师正拐着弯让棋。正所谓:“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荆棋友一下午使尽浑身解数,终至黔驴技穷。他岂是当年青岛“四大高手”之一戴光杰的对手?60年代青岛象棋正值全盛,“山东棋圣”邵次明座下四大弟子戴光杰、迟锡三、方孝臻、钮义正叱咤棋坛(戴光杰为邵次明高徒,后文详述)。单振东老师称戴光杰为“岛城四杰”之一,单老师本人曾是青岛市象棋比赛少年冠军,戴光杰时任裁判……

荆棋友连输十盘。第十一局前,光杰爷爷见他已蔫,便说下完此盘即止,并故意失误让他赢了最后一局。大师告诫道:“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胜者非王负非寇,输之勿馁赢勿骄’。小小棋盘有大道,下棋下的是心情,交的是朋友。棋艺再好,也莫瞧不起人。”荆棋友连声称是,说了许多敬佩之语,临走向戴光杰爷爷深深鞠躬,围观群众齐声鼓掌。这段往事由代成名老师告知。他说那天晚饭后,又与张克强夫妇同去看八大样板戏之《红灯记》。真是:

棋盘尺半有高深,将帅千年楚汉侵。

兵马无情存艺德,局中局外赞胸襟。

 

岛城新秀露头角

 

初出茅庐,败北皆因棋艺浅;

再战京城,凯旋呈现道法深。

戴大师遗物中存有一张剪报,出自《岛城棋坛风雨录》板块,标题为:《中国首届象棋大赛的青岛选手——年轻人戴光洁(杰)》,作者徐进之。摘录部分如下:

1956年,国家体委将象棋正式列为体育比赛项目,并于12月在北京举办史上首次全国象棋锦标赛。首都汇聚全国30城30位棋坛高手:广州杨官璘声名赫赫,上海何顺安气宇轩昂……彼时青岛棋风为山东之冠。少年戴光杰耳濡目染于街头巷尾棋摊,无师自通,渐成“街头小棋王”。尤为幸运者,他被名重一时的象棋名宿邵次明发现并收为弟子,棋艺自此突飞猛进,短短数年便能与方孝臻、迟锡三、钮义正等名师兄分庭抗礼。故市体委酝酿参赛人选时,虽戴光杰仅为1956年全市亚军,但综合考虑其年轻、悟性高、发展空间大等优势,果断拍板。戴光杰遂成为首位参加全国棋赛的山东代表……同组李义庭、薛占金晋级,戴光杰则因经验不足与技术差距,最终以8战7负1和折戟沉沙。

此番失利虽打击沉重,戴光杰却毫不气馁,潜心学习,棋局质量稳步提升。本届冠军杨官璘观其数局后评价:“小戴认真勤奋,一局比一局好,今后大有希望。”果如其言。折戟返青,戴光杰训练愈加刻苦,棋艺与心理素质皆获质的飞跃。次年再战全国锦标赛上海赛区,其技艺已非昔比,经奋勇拼杀跃居第6名,惜因赛制规定前5名出线,遗憾止步决赛门外。

皇天不负苦心人!1958年,愈战愈勇的戴光杰终大放异彩,从预赛突围,最终斩获全国第11名。正是:卧胆岛城筹两载,成名京邑誉一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戴光杰之幸,在于得遇恩师——山东棋圣邵次明。

 


棋圣老师邵次明

 

千古博弈,自出洞来无敌手。

几人承传,缘逢知遇有缘人。

青岛象棋运动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与1929年名震全国的象棋大师邵次明定居青岛、开山收徒密不可分。1936年,邵次明邀“象棋总司令”谢侠逊来青交流。1937年,他与擅下“蒙目棋”的朱瑞书及热心倡导者郭锦卿共创象棋社,主要成员有王修成、钮义正、张文遇等。邵次明任社长,朱瑞书、郭锦卿为副社长。1938年,棋社举办青岛市首届象棋比赛,王修成夺魁,丁腾云、许慎斋分获亚季军。樱花盛季,邵次明在观赏会上高悬“邵次明象棋访友”红纸墨书,热心与棋手对弈交流,普及象棋。他亦是《青岛时报》象棋专栏主笔。邵次明驰骋棋坛七十余载,实战经验丰厚,为日后总结棋理、潜心著述奠基。抗战时期,他闭门著书,于1948年完成《象棋战略》,重点诠注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35局,充分展现其棋艺风格,由青岛《民言报》出版。以上足证,邵次明乃青岛象棋事业之功臣。

他深谙棋谱《自出洞来无敌手》之精髓——该谱题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此谱署名纯阳道人,成书不详,印本稀少,多靠手抄流传。1948年,邵次明首次将其刊录于《象棋战略》。全书分七类,每类五局,共三十五局。“自出洞来无敌手”一语,源自“善棋道人”遗诗。宋·姚宽《西溪丛语》载: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皆饶人一先。死后托后事于村叟,数年后叟改葬,唯见空棺衣衾。

《自出洞来无敌手》另有一轶事:清道光年间,山东潍县棋手顾尔协嗜棋如命,名噪一方,久未逢敌。闻崂山上清宫迟道人精于棋道,遂打点行装入山寻访。行至山腰,见石桌刻有棋盘……顾再三求拜为师。道人言:“弈棋之道,非一日可精。”终赠其《自出洞来无敌手》一卷。顾下山研习不辍,棋艺猛进,终成当地顶尖高手。晚年,顾尔协将“弈经”传予邻家少年爱徒王尚纯,嘱其学成后游历天下,见识人外之人。然王尚纯以教书为业,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妻子多病,“父母在,不远游”,终未能践师命。

一日,王尚纯于塾间弈棋,见一十三岁孩童邵次明,聪慧过人,棋路明晰,实为可造之才,遂收为徒。王尚纯倾囊相授秘谱《自出洞来无敌手》。邵次明十四岁乡里无敌手,十五岁已无需师让。十七岁,他在潍县茶馆举办象棋赛,力挫本县名手李子正,荣膺新“潍县棋王”。王尚纯遂鼓励其趁青春年少,挟技远游,扬名天下,以偿师祖与己之夙愿。邵次明不负重托,游历名山大川间遍访名师高手,切磋砥砺,终名扬四海,被尊为“山东棋圣”。知天命之年后,邵次明将《自出洞来无敌手》传予潍坊陈天才。及至定居青岛,又相继收得四大爱徒。此处,我且称邵门高足为“齐鲁五虎将”。

邵次明(1880—1969),清光绪六年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十里堡村,家境殷实。得恩师王尚纯悉心指点,他在潍县夺魁,后赴济南求学,于省城亦鲜逢敌手,被誉为“山东新星”。邵次明擅长斗炮局,常作车轮战表演,以下子神速著称。

济南毕业后,邵次明赴青岛“礼贤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称青岛九中,百年名校)任教,初为理科教师。然其心系弈棋,未忘师嘱,遂借教育岗位之便,赴全国各地讲学,践行以棋会友之志。宣统元年(1909年),他应邀赴昆明讲武学堂教授数理。教学之余,常至滇池边棋茶馆弈棋,因棋艺高超声望日隆。据载,其门生中更有一位如雷贯耳者——开国元帅朱德。邵次明作为讲武学堂首位数学老师曾教授朱德,据传亦曾授其棋艺。国家军事博物馆现藏有朱德在武乡县砖壁村使用过的象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邵次明教学精湛,深孚众望。离校之际,校长、革命党人李根源赠诗曰:讲武开学日,教理名教师。象棋成战略,足并曹氏传。(注:曹氏指曹丕《典论》,喻其棋艺理论价值)此后,邵次明常借工作之便,遍游齐鲁,与各地名手切磋。著名棋艺理论家张雄飞亦多受其指导,仰慕至深,曾赠诗赞曰:棋国仰山斗,鲁东一古稀。枰缘结海内,桃李遍天下。

邵次明毕生精研棋艺,弈游七十余载,足迹遍及全国三十余城,“山东棋圣”之誉当之无愧。其在培育棋才方面建树卓著,无愧“桃李遍天下”之赞。建国后,他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1969年,邵次明因病辞世,享年八十九岁。

山东棋圣邵次明在青岛的四大高足——迟锡三、方孝臻、戴光杰、钮义正,尽人皆知。钮老为大师兄,年最长,亦最寿,是四人中唯一未参加过全国锦标赛者。下文再述戴光杰的三位师兄。


三大师兄梅橘情

 

轮流夺冠,岛城一门多佳话;

奉献为公,德艺双馨少得失。

(一) 大师兄钮义正

钮义正(1917—),满族人,生于益都北城。辛亥革命后,北城满族人生活困顿。他11岁随父迁居青岛,进厂做工,家境贫寒。13岁迷上象棋,得授《反梅花》古谱,自幼研习,精于用炮,恰合《自出洞来无敌手》路数。偶得邵次明赏识,收为弟子。

1937年,邵次明发起成立青岛棋社,钮义正即为创始成员。经师徒间无数“手谈”,钮义正棋艺精进,于1943年市赛夺魁,解放后又获1955年青岛象棋冠军。他是与邵老对局最多、获益最深、感情最笃的大弟子。1956年市赛伊始,适逢新中国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举办……邵次明示意钮义正将当年青岛冠军让与小师弟戴光杰。钮老二话不说,慨然相让,此举为戴光杰日后问鼎大师铺平道路。钮老一生平易近人,性格开朗,喜与后辈玩笑,不沾烟酒,故得享高寿。他与百岁棋王谢侠逊,同为棋界传奇,被誉为“山东棋界一宝”。据考,山东省首盘有记录的盲棋,即由钮老于1935年弈出。诗赞曰:

仁义无双慨尔慷,让冠师弟美名扬。

盲棋数一领齐鲁,梅橘情深有担当。

 

 

(二)二师兄方孝臻

方孝臻(1922—1971),生于即墨,1931年随父母迁居青岛太平镇。家境贫寒,11岁入青岛火柴厂做童工。13岁随父习弈,后幸拜邵次明为师。

实战中,“相”为守卫型“软实力”。邵次明发现方孝臻“飞相”开局,妙着迭出,绵里藏针,后发制人,在众多攻击型棋手中独树一帜。后因生活所迫,方孝臻一度退出棋坛,邵次明深以为憾。新中国成立,他重拾棋缘。邵门高徒甫一出山,便显不凡身手,1956年至1960年,五度问鼎青岛市象棋冠军。最引以为傲者,当属1958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之出色发挥。该届大赛分两阶段:扬州分区预赛,戴光杰与方孝臻代表青岛出征,双双跻身前六名,入围广州决赛。方孝臻被誉为全国棋坛“飞相局第一人”……惜天不假年,1971年病逝,年仅49岁。

方孝臻提携后进,同样不遗余力。青岛名手周长林、胡建华、孟兆亭等,青少年时期均得其指点。其中,得意弟子孟兆亭为青岛棋坛著名老将,获地方象棋大师、中华老年象棋运动协会业余特级大师等称号,并在《棋艺》刊发连载《孟兆亭:与共和国同龄的棋手》。作为戴光杰的二师兄,其棋品棋艺,令人肃然起敬!诗曰:

五连折桂慰师心,重出江湖国手真。

佳话德高怀大度,棋坛飞相第一人。

 

 

(三)三师兄迟锡三

三师兄迟锡三,曾于1957年与戴光杰并肩代表青岛出战全国赛上海分区赛,惜以1分之差憾别决赛。其棋坛成就更为耀眼:1949年至1956年,八次蝉联青岛象棋冠军,加之1964年一次,前后九度折桂。此乃青岛象棋史乃至体育史上空前奇迹,其“青岛四大高手”首位之名,当之无愧。2006年10月14日,迟老病逝家中,享年82岁。

2010年6月22日,青岛《都市便民报》徐进之文详述迟锡三棋艺。其棋风深沉诡异,开局不拘一格,中局出神入化,残局博大精深,纵横岛城棋坛数十载,对青岛乃至山东象棋影响深远。常得其指点的周长林、刘福瑞等,后成岛城棋坛佼佼者;象棋大师王秉国、徐进之亦曾受其教诲。迟老育有八子女,幼子迟信德得其真传,“子承父业”,青年时代即获青岛冠军、山东亚军,多次代表省市出征全国赛。迄今,年届中年的迟信德仍是青岛棋坛扛鼎人物之一。迟家父子两代冠军,亦成岛城棋坛佳话。

平度市广平百川棋校校长于广平亦为迟锡三得意弟子,与迟信德乃真师兄弟。单振东老师提及,平度历届“戴光杰杯象棋大赛”,迟信德基本均到场参与。赞叹之余,赋诗敬挽:

未进黉门卯子工,家传自学遇光明。

风云叱咤颂良骥,扛鼎棋坛育后生。

 

忘年之交单振东

前文《忆戴光杰大师》作者,正是单振东老师。单老为平度市象棋运动协会名誉会长,年近八秩。身为老知青,他酷爱象棋,亦好京剧,堪称我市象棋界泰斗,曾十余次荣膺平度象棋冠军,获潍坊地区亚军,并于1987年江苏太仓“全国农民中国象棋个人赛”中斩获第四名。

1987年,单振东被青岛市象棋运动协会授予“地方大师”称号。凭太仓赛第四名之绩,申请省级大师本无悬念,然因故未果。单老与戴大师乃忘年之交,后期同下放平度,经我“老姑夫”王玉林牵线重聚……我与单老的故事后叙,今亦成忘年交,时常探望。

2019年,他慷慨解囊,以退休金全力资助举办“平度棋友杯”象棋赛。赛事本拟命名“单振东杯”,他坚辞不受,遂更此名,迄今已成功举办多届。单老与“齐鲁五虎将”之一、邵次明在潍坊地区唯一爱徒陈天才交谊甚笃!有“快棋国手”之称的陈天才与单老轶事,容后再表。

人生“五乐”琴棋诗书画,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心心相印者,莫过于共同爱好中缔结的真挚情谊!壬寅年春,我自撰对联一副,请《天柱》主编王坚平老师执笔书写,装裱后敬呈单老:

八秩辉煌步,知青运子敲前路;

六春灿烂行,老骥奋蹄待后生。


百年体育局局新

 

崛起中华,千载象棋时时盛;

繁荣国粹,百年体育局局新。

象棋发展历程,或言七期(孕育、童年、争鸣、高潮、中落、鼎盛、稳步),或分三时(古、近、现)。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象棋大师亦涉足中国象棋,如我国“双枪将”般双项兼擅。凡有华人处,必有中国象棋。然痛心者,近年棋坛遭腐败侵蚀,亟需相关部门重视。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有“中国象棋第一人”之称的特级大师王天一涉嫌“买棋”、“卖棋”,已被杭州检方批准逮捕……特级大师柳大华曾实名举报象棋界乱象,痛陈民族瑰宝竟沦为少数败类买卖胜负、受贿牟利之工具。

山东象棋水平位居全国中游,较之广东、上海、黑龙江、江苏等强省,尚有差距。幸有新人辈出:2024年第四届世界象棋公开赛,代表中国队出战U18组的济南章丘五中学生刘新奥,以4胜2和不败战绩提前两轮夺冠,成为山东首位象棋世界大赛冠军及最年轻国家大师。青岛平度棋手李翰林2023年佳绩频传:“新泰杯”全国象棋大师公开赛男子组冠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象棋公开赛专业个人组季军;“开泰银行杯”中国-东盟象棋国际邀请赛男子快棋亚军;“仙人指路杯”全国象棋大师邀请赛男子组季军。其师承平光和象棋大师王秉国。

2024年4月8日至9日,全市中老年人象棋交流活动于青岛市北区老年活动中心举行,十区市五十名高手齐聚切磋……同年8月24日,由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办的山东省第十六届“百千万”三大赛万人象棋青岛赛区决赛,于胶州诚得大酒店落幕。十区市十支城市组、七支乡村组共122人参赛。最终,迟信德、褚栋松分获城市组、乡村组个人冠军。2023年5月2日,平度市第六届“戴光杰杯”全国象棋大赛于行知学校举办,万众期待第七届。2025年7月,为期五天的第十九届“中国体育彩票杯”全国象棋等级赛在山东新泰圆满收官。28支代表队160名棋手参赛,经男子组11轮、女子组9轮激战,决出男女组前八名,为智慧盛宴画上句点。2025年新泰杯,王禹博妙手擒车再创佳绩,李翰林遭反制……正所谓:

城乡对弈,半输半赢悦百姓;

文体复兴,一带一路昌万邦。

象棋乃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亦为国粹瑰宝。今已发展为民间广泛流传的智力文娱体育活动,并走向世界。其陶冶性情、颐养情操、锻炼思维、放松身心、促进健康之功,惠泽大众。作为象棋爱好者,拙诗一首,权作尾声:

争锋楚汉乱纷纷,成败英雄看古今。

炮马有规兵有诈,車卒无勇帅无军。

拼杀相将一田守,夺取功名两地分。

三尺棋盘局万变,不谋长胜觅知音。

 


责任编辑:曹竹青

值班审读:曹竹青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