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山东商务发布|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12-18 82.5万

12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12月17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面积包括南、北隍城岛东部海域170平方公里,标志着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

蓝色粮仓 经略海洋

发布会上,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介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烟台市在长岛大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目前已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处,合计35.4万亩,已投用深水大型智能养殖网箱13座、养殖水体100万立方米,养殖网箱体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烟台看长岛”的发展格局。在现有基础上,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有利于创新产业模式和组织方式,以更大力度吸引和集聚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优质资源,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海洋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助力海洋强省建设。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张庆伟介绍,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

长岛作为全省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正在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加快创建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和国际零碳岛。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陆海协同推进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链统筹发展,打造形成“海洋牧场+海工装备制造”联动、“水产养殖+海上文旅”融合、“海洋科技+品牌塑造”互促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利益链,不断提高海产品附加值,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全省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园区,打造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示范样板,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布局海上养殖区

多个产业配套基地

设立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是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目前,山东共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139家,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设立后,成为全省第140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建设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坚持陆海统筹,注重协同联动,按照“1+N”布局产业,“1”即海上养殖区,包括长岛南北隍城东部海域25.5万亩核心区和南五岛周边海域45万亩拓展区,在南隍城岛设立综合服务保障区,积极探索无居民岛合理开发利用新路径;“N”即多个产业配套基地,依托行业领域优质企业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加工物流基地、养殖装备制造基地,带动形成海工装备制造及水产加工、渔业种业及科创等产业聚集区,通过岛内岛外紧密衔接、协同发展,打造种苗培育、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装备制造、海上旅游等全产业生态。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是经略海洋的重大机制创新,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创新,是拓展我省开发区发展空间和路径的创新。

下一步,山东省商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联合省有关部门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烟台市要坚决扛牢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以新理念、新方式深耕“蓝色国土”,高质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落实举措,优化空间布局、统筹陆海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力将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引领区、吸纳各种资源的集聚区,积极探索我省现代海水养殖业实现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的新路径,为建设海洋强省趟路子、作示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记者 张阿凤)

责任编辑:张阿凤

值班主编:张玉岩

值班审读:李琳、奚道贤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