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视频,请点击观看
5年跑了4318公里,是什么概念?
一个全程马拉松是42.195公里,这大致等于用5年跑了100个马拉松,平均下来,一年20个马拉松。
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基本的跑量。
但对于一辆车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有的车跑一趟西北自驾游,估计就能跑出这么多的里程。
提车留念
车管所挂牌
看看我这辆2015年购入的起亚k2,就这么点里程真替这车有点不好意思。
5年跑了4318公里
现在回想一下,
其实当初买车时,多少也预料到了今天这个状况。
我在济南山师东路长大,在外地上了7年学之后,又回到了山师东路附近生活和工作。在地图上一定位,我和妻的工作单位、我们的家庭住所、我父母的家庭住所乃至 我奶奶的家庭住所基本都在3站公交或10分钟电动车的里程之内。
尽管没有太迫切的出行需求,但买一辆车还是会给生活增加不少可能性,于是在2015年4月份的春季齐鲁车展上,购入了这辆起亚。
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是齐鲁车展的会场之一,之前我也去那里采访过几次会展活动。但当天一到展馆附近,还是被车展的人气震撼到了。
展馆前方有一片面积巨大的广场,平时都是空空荡荡,但车展那几天竟然都被各家车企的展位所占据,车展的入口直接设在了工业南路的人行道上。要知道,从这里走到场馆的室内入口至少还有三四百米的距离。
看车展之前,我有比较明确的购车定位——方便停车又省油,紧凑型小排量自动档的合资品牌;朋友也推荐了大众Polo和起亚K2这两款车型。购车的过程比较简单,对比之下感觉起亚K2更合适,加上起亚的销售也比较有韧性,于是过了没几天就提车挂牌了。
因为享受了车展的优惠价,裸车价格是7.2万,在车灯、车底护板上加了些配置,保险税负什么的加总起来,也就八九万块钱,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虽然2011年就拿了驾照,但我本身对驾驶没什么感觉,有时候在高峰期开车还会觉得这比上班还累。2015年买车时,驾驶技术其实都有些生疏了,特意练了几次才慢慢找到上路的感觉。
因为家离单位只有一路之隔,我上班从来没开过车,甚至可以开玩笑地说“上班不开车,开车不上班”。外出采访的话,因为道路拥堵和车位紧张,我更习惯坐公交绿色出行。所以买了车以后,并没有改变我的出行习惯,但却为家庭出行提供了种种便利。
岳父母住在聊城,两家相距120公里,自驾2小时就能“门到门”。所以这辆起亚的一个主要功能用另一个汽车品牌就能概括——那就是“探岳”。除了往来于聊城,这辆车在济南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遥墙机场送机了。
哦,对了,济南莱芜合并之后,最远的就不是机场了,而是雪野湖。这样的短途自驾游去过几次,比如济南植物园、鲜花港、南部山区等。
不过拖家带口的自驾游,对天气比较在意,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春秋天里不加班的周末似乎也不多。深究一下,或许还是自己有闲暇的话更爱静下来读读书,没有那么多动力跑出去。
买车那会,儿子刚满一岁,呵护他的出行也是当时一个重要原因。后来儿子成了哥哥,如今弟弟也3岁了,更适合2公里内出行的电动自行车就成了家庭首选,我、妻、我妈人手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去年年底陆续挂上牌之后,我名下已经有4辆车了:一辆燃油车,三辆电动车。
闲置不开当然是不利于车辆保养,尽管知道这个道理,但也不太想“为开而开”。从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年初疫情以来,这车一直没动过。清明节前夕一检查,电瓶不行了。经过一番整体保养之后,车况才恢复如新。
尽管开得少,但探亲旅游这都是说走就走的里程,也承载了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最后还有点体会,像我这样“只买不开”的车主难道不是践行绿色出行的典范吗:购车拉动了内需;税费保险年年照交;不在市区添堵;不占路边车位;偶尔违章还不少交罚款……(文/图 张頔)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