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15

山东烟台:搭起“彩虹桥”让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0-25 20:10

记者 李楠楠

最近,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新品种研发实验室内很忙碌,实验人员正在进行果树新品种基因检测的相关数据采集、记录。

“基因检测用于果树育种,这在我们公司是首次。”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涛说,“这得益于烟台市有一支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让我们企业与院校、人才有了交流合作的机会。烟台大学王绪敏教授将他的基因检测技术与我们果业育种实际结合起来,目前适用于果树的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给果树新品种办基因“身份证”

烟台是中国现代苹果发展起源地,也是全国苹果种苗生产和培育的高地。10月中旬,烟台苹果进入采收季节,育苗也在进行中。

好不容易研发出一个新种子,却败给“仿种子”,一直是国内种业创新之痛。“果树新品种研发上市后,最怕被假冒侵权。”张建涛说,“此前,我们也没有好的维权办法。也一直在想办法寻求破题和突破。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直到遇到了王绪敏教授,他作为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走进企业进行科技志愿服务,将他的基因检测技术与我们果业育种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基因检测有两大好处,一个是为我们新品种做好基因数据标记,好比办理了一张‘身份证’,可用于品种鉴别保护,以后能有效解决种苗侵权取证难等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预防相关病害。”

王绪敏教授(中)在现代果业实验室查看相关实验进程。

“病害相关试剂盒可以有效检测预防果树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病、花叶病、褐斑病、霉心病、黑点病、轮纹病、煤污病、锈果病、炭疽病等。”烟台大学王绪敏教授说,“基因检测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这次我们是和果树培育结合起来,对我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据介绍,王绪敏一直从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包括DNA测序技术和规模化操作、基因组学技术的系统应用开发研究,新一代检测技术等。2018年王绪敏作为烟台市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烟台大学。“我本科就在烟大读的,所以烟台算是我的第二故乡。”王绪敏说,“这次回来,我一直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烟台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一直也没有合适的机会。”  

“在高校工作,与外界联系,特别是企业联系相对较少。”王绪敏说,“后来我参加了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科技志愿服务走进了现代果业,发现了企业需求正好与我的研究有契合,所以一下就结合起来了。”

“目前适用于果树的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实验阶段。”张建涛说,一旦研制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的“彩虹桥”

企业突破瓶颈需要人才;人才成果转化也需要企业。如何将二者精准匹配,像王绪敏教授和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那样“双向奔赴”?王绪敏和张建涛共同提到的“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算是一座企业和人才的交流对接的“桥梁”。

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揭牌现场。

9月22日,“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暨科技企业服务专员聘任仪式在烟台大学举行。这支服务队由烟台市科技局发起,召集烟台大学等驻烟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博士组建而成,聘任了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博士,担任“科技企业服务专员”,旨在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发挥其专业特长,建立科研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科技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企业。”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科技服务业科科长郭艳说,“与企业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那种渴望。哪里人才多?无疑是高校。所以我们就尝试与烟台大学联系,得到了大学的积极响应,双方积极探索,最终决定组建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我们负责对接企业,通过县市区科技局将有需求的企业登记建立台账,服务队根据台账‘按图索骥’将各类专业人才与需求匹配,走进企业开展服务。”

“科研成功不能‘束之高阁’,要及时走向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博士专注科研的同时也能了解产业的需求,以行业难点、痛点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反哺于基础研究。”科技企业服务专员、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牟健慧博士说。

“政府牵线搭桥,具有公信力,可以增加企业的信任度,减少交流沟通成本。这座‘彩虹桥’为我们青年人才服务地方找到了方向和载体。” 烟台市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烟台大学王绪敏教授说,“很多青年博士都有想做点事的想法,参与很踊跃。”

“希望做成科技服务品牌”

目前青年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已有博士四五百人,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已在烟台开发区、高新区等地设立了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集团、山东瑞吉明生物科技、烟台现代果业、莱州宁波水产等10个服务基地,并派驻专业青年博士服务团队,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科技战略咨询以及产品研发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

近年来,烟台大学围绕烟台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成立服务烟台办公室,注重发挥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力量、激发创新服务热情,成立青年创新人才协会,着力构建学校服务烟台工作体系。今年,烟台大学与烟台市科技局合作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统筹学科平台、人才队伍等资源,开展“百名博士进企业活动”,即选派百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深入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行业机构,通过科技服务地方、专业对接地方、智库引领地方、人才支撑地方,协同推进校地校企科技人才共引共育、科技平台共建共用、科技成果共创共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前,企业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对接是有限的‘点对点’的形式,而通过科技志愿者服务队这个载体,组织“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是直接利用平台资源采取‘点对面’的形式链接更多的博士人才”。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相当于人才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企业说出自己的需求和瓶颈,博士展示自己的项目和研究方向,寻找匹配点,形成合力。”

烟台大学-蓬莱区校地合作暨‘揭榜挂帅’项目对接会现场。

利用科技志愿者服务队连接起科研院所、企业等诸多社会资源,旨在加强企业和高校院所博士的精准对接,助推高校院所提升博士产学研水平,帮助企业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展开合作。截至目前,烟台市科技局和烟台大学已经联合举办了烟台大学-蓬莱区校地合作暨‘揭榜挂帅’项目对接会、烟台大学-莱州市校地合作暨高层次人才莱州行等系列活动,组织了近百名年轻博士、专家参加了活动,建立了人才、技术、项目和平台共建共享的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

“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们很多博士表示,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考虑将服务地方、服务企业作为施展抱负的方向。在人才和产业之间搭建起对接平台,打破基础研究和市场之间的壁垒,这是一种探索。我们希望做成科技服务品牌。”王绪敏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走进更多企业、深入一线,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引领中小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的发展新路。”

责任编辑:武春虎

值班主编:杨凡张琪郝东智

值班审读:郑义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