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胡韵涵 通讯员 庄子帆
4月12日,省教育厅召开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职业院校在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作了主题为《产教融合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赋能走出去中国企业加快“双循环”》的发言。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在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荣获“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在36个国内外会议上向近500所院校推广,被国内68所院校借鉴应用。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主动适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围绕培养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127家国内外校政行企单位合作,探索“走出去”办学,为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提供范式和“山东职教”方案。
产教融合打造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在教育部、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支持指导下,组建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学院与47所职业院校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央企在在蒙古国、缅甸、刚果(金)等9个国家建立15个校区。为走出去企业培训员工3万余人次,覆盖当地80余万厂矿社区居民。
加快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职业教育走出去。学院依托举办的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山东省首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学院,持续引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和国际行业标准、企业标准。4个专业教学标准和19门课程标准,被泰国、缅甸等教育主管部门、院校和企业认证采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编写了机械电气设备维护等9个专业《工业汉语》系列教材18本,建设7门工业汉语精品资源课程,开发1个国家级国际中文教育网络资源课程,被走出去企业和海外高校采用。形成“留学中国”职教品牌,接收培养来自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等36个国家的国际学生324人。举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班等,为推广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走出去与中外人文交流相融合。学院探索“中文+职业技能”职教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中外民心相通。学院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泰国、刚果(金)共建全球首批“中文工坊”2个,在海外建立5所“孔子六艺学堂”“鲁班工坊”。发起并承办5届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活动,吸引66个国家21217名中外学生参加。承办“汉语桥”“中文+无人机”等7个“中文+职业”团组交流项目,推动中外友好互鉴,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服务中外民心相通。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