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微信扫码 立即下载

青未了|鲁西南年俗|孙智敏:蒸花糕

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2023-01-19 34.1万

鲁西南年俗|蒸花糕一种在春节家家户户豆做的面食

在鲁西南农村、人们春节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中,有一个经年不衰、传承至今的年俗,那就是蒸花糕。花糕是祭祀、供奉、送人、走亲戚用的,尤其是刚出嫁的姑娘,花糕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年年高、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花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结构清新、色彩丰富、绮丽雅致,情趣悦人,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祭祀、供奉的花糕一般用于元宵节当天吃,会切开后复蒸,全家人分享。

除了过年蒸花糕以外,还有个时候蒸花糕,那就是出嫁闺女的时候。不同的是,过年花糕都是篜得熟透了的,而嫁女花糕一般都不会篜得太熟的,寓意闺女当了媳妇以后会“生”孩子。

家里新媳妇第一年头里,婆婆也会给儿媳妇做一个好看的,年后初二走娘家时会带着,因为新媳妇初二走娘家会有好多亲戚也来陪着新女婿吃饭喝酒,加上同村也会看热闹,对比第一年拿多少礼来,所以当天会有很多人看,这也促使新婆婆把花糕做好,给家里争取面子,村里好多婆婆也都是能人,花糕里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更有甚者,有些年轻婆婆不太会做造型,就直接请一些人帮忙做,这也是一个习俗,一般农村里帮忙都是免费,相互帮衬,有些造型做出来真是大开眼界,新媳妇回门能有个很好的花糕足够压阵了,这也是种传统民俗文化。

闺女准备回婆家了,这时侯老人就把年前准备好的“花糕”给闺女带上,这花糕是用特种面粉用老孝面发孝,大红枣煮熟,用事先煮熟的枣,会很甜,这样枣皮不发苦!花糕的制做只有年长的人会,大红枣象征着曰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一层面,放上一层大红枣,做出多层的,最后上面再放上用手捏出的漂亮的花朵放在糕顶上,醒发半小时后,再上锅蒸制,具体时间要看花糕的大小,层次越多,需要蒸制的时间就越长。花糕层次越多,象征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高!


作者简介:

 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曹县十三届常委,政协菏泽市十六届委员,曹县乡土历史爱好者,菏泽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曹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责任编辑:曹竹青

评论 评论 微信扫码 立即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